这两天车圈最大的瓜非长城和比亚迪之间的斗争莫属。
5月25日,长城通过官方社交平台宣布已于4月11日向有关部门举报了比亚迪旗下的秦PLUS DM-i以及宋PLUS DM-i两款车型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
而比亚迪方面随后不久也对此进行了回应,宣称长城的测试流程不符合标准,所以检测报告无效,而且自家的产品是符合法规要求,并经过了权威机构认证的。
【资料图】
这件事情用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长城认为比亚迪的部分插混车型使用了常压油箱,不符合排放法规的要求,所以举报了比亚迪,而比亚迪则认为长城是在恶意竞争,自家的产品并不存在问题。
想要搞清楚谁对谁错,我们就必须要从事情的根源入手,这次讨论的重点其实就是常压油箱和高压油箱。
一般情况下,油箱内的燃油长期存在会导致蒸发问题,这就会让油箱内的蒸汽压力大增;当燃油箱内燃油蒸气压力达到4~7kPa时,位于燃油箱上的燃油蒸气阀打开,燃油蒸气将被释放到炭罐内。
所以,高压油箱就出现了,此类油箱一般可以承受35-40kPa的蒸气压力,确保油箱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储存更多的油气。
那么,法规到底有没有强制插混车型必须使用高压油箱呢?答案显然是没有,这就意味着车企在不使用高压油箱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控制蒸发物的排放。好巧不巧,比亚迪还真就有这么一项专利技术。
从专利申请来来看,比亚迪基于DM-i串并联架构实现发动机和车轮的解耦,多控制单元的协同控制,以及对EV行驶里程、时间与炭罐特性的相关性深入研究,开发出了常压油箱的油气排放控制技术。
简单来说,比亚迪DM-i系统解决了插混车型常压油箱汽油蒸汽自由脱附的技术难题,做到了“一静三得”。
所谓的一静,就是优秀的NVH性能,行车中可实现无感、快速完成汽油蒸汽脱附。
而所谓的三得,就是这套系统能够实现快速脱附、高效发电以及养护发动机。
众所周知,插混车型的发动机即便是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每隔一段时间也要启动一次,确保内部机油流转,对发动机起到保养的作用。
而比亚迪的DM-i系统就是利用了这一特点,在炭罐饱和前,利用发动机养护的时候来燃烧炭罐内存储的油气,既不会造成蒸发物泄露,也能起到保养发动机的目的。
要知道,从初代DM系统开始研发至今,比亚迪在插混领域内已经有了20多年的技术积淀,也正是这些积累让比亚迪对插混车型的各种工况都了如指掌,拥有各种成熟的解决方案。
在目前比亚迪的插混车型中,既有常压油箱解决方案,也有高压油箱解决方案,我们不能否认后者的成本确实更高,但也不能否认前者同样能够解决问题;国六的排放认定原本就是有关权威部门进行测试的,能够上市销售就意味着这些车型已经符合了蒸发物排放法规标准,对于消费者来讲完全不必担心。
所以,也有网友说,打铁还得自身硬,比亚迪的“技术鱼池”,说不定还藏着什么大鱼。
长城举报比亚迪事件经过两天的发酵,甚至连外媒都关注到了这一事件,在报道中直言“很少见到两家中国车企如此交锋”。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这也被很多网友认为是“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窝里斗”从来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尤其是选择在宋Pro DM-i(图片|配置|询价)这种竞品车型上市当天公开举报事件,总会让人觉得长城是刻意为之。
长城和比亚迪之间并非一直都是剑拔弩张的关系,去年两家互换“登陆舰”和“魏”品牌商标就曾被网友们津津乐道,属于一种携手前行的姿态。
笔者也希望未来中国品牌能够在良性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在新能源时代真正的实现弯道超车,让中国品牌汽车在全球市场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