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5月22日,当“普陀区化妆品不良反应华东师范大学收集点”在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投影屏幕揭牌时,上海市首个化妆品不良反应校园收集点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讲解化妆品不良反应收集的重要意义和操作流程,新华医院、第九人民医院等专家结合用妆不当引发的皮肤病例开展科普讲座,让大学生消费群体与市场监管、医院专家面对面,这是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为有效控制化妆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健康,创新监管模式、促进市场规范的又一举措。
据介绍,以往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途径是,消费者需正确使用化妆品后出现不适症状,经医疗机构或化妆品企业分析认定可能由化妆品导致,再向市场监管部门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这种常规的化妆品不良反应渠道,一定程度造成信息流失,主要是消费者群体对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没有概念,即便用妆出现问题,丢弃不用,或者等待自身恢复,不知道化妆品不良反应的渠道;其次,化妆品企业监测点怕影响经营利益,对可能出现的化妆品不良反应不愿填报监测系统;再者,哨点医院对化妆品患者填报信息较多,认定较为严格,致使消费不大愿意填报。这些因素影响制约了化妆品不良反应情况的收集,从而降低了市场监管部门对化妆品行业实施针对性、有效性的监管。
为更加有效地对化妆品行业进行靶向性监管,普陀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创新,将化妆品不良反应向消费者终端延伸,把化妆品消费群体集中的大学生作为不良反应的收集点,以校医院为依托,获取除生产经营端、医疗机构端以外的化妆品不良反应信息。现在,大学生可随时扫码登陆微信小程序,对小程序中化妆品不良反应类型、化妆品购买渠道、皮肤损伤部位等22个问题进行填报,接着由校医院对学生上传的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完善内容,再由普陀市场监管局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根据校医院上传终端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同时上报市药监局不良监测中心,对集中反应的同一批次、同一品牌的化妆品进行重点监测,开展针对性的化妆品抽检和执法检查。
这种从直接从消费者收集信息到监管指导企业形成了一个闭环的监管模式,既促进化妆品行业的规范发展,又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营造了“安全用妆、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作者:赵立荣 朱金兵
编辑:王柏玲
责任编辑: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