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点画齐备:楷书的点画有点、横、竖、撇、捺、提(挑)、折、钩八种。
【资料图】
2、楷书笔画工整、规矩有法度。
3、楷书笔划有规律的发展,形成了"永字八法"。
4、它既是字法,也是笔法。
5、一切楷书的笔划,都概括于八法之中。
6、每一点划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笔划互相呼应的。
7、(二)结字方整:1.一般认为,中国文字是“方块字”。
8、在篆、隶、楷、行、草诸体中,应该说楷书是最具方块字形的。
9、楷书中,虽然严格意义上的方形字极少,但都以方块为其基本字型。
10、楷书要求在结字的“平正、匀称、飞动、参差”中字形方整。
11、2.依字取势,因字立形,比例协调。
12、从结构上分析汉字,大致有单独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及综合结构。
13、在具体的字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使之协调。
14、一般来说,左右结构的字偏宽,上下结构的字偏长,包围结构的字偏方,单独结构的字偏紧且略小,综合结构的字略大。
15、3.横斜竖弯,整字平正。
16、一般人读起楷书,总认为是“横平竖直”,而我们真正写起楷书来,却是横不平、竖亦不直,横画多是向右上倾斜,竖也是略含曲势的。
17、也正因如此,才说楷书的结字“平正”是指整个字的平正,而非指具体笔画的平正。
18、整个字的平正就要求重心稳定,各部分均衡协调、左右相应。
19、4.“计白当黑”、静中寓动。
20、楷书的结字基本上是匀称的、协调的。
21、结字时,“计白当黑”非常重要。
22、点画对空间的分割要匀称,不可粗细、长短、疏密过于悬殊,但同时又要追求匀称中的生动之美。
23、优秀的楷书字迹是结构平中见奇、静中寓动,是平正而不呆板。
24、(三)章法和谐:章法也称布局。
25、结众画为一字,曰结体;结众字为一体,则为布局。
26、可见,楷书结字以方形为主,字的大小差别不大,故而方正规整。
27、具体到某个书家的章法安排上又是各有千秋,各具匠心:或将字距、行距拉大,显得空灵疏朗;或将格内字写得饱满、充实,字距、行距缩紧,显得丰茂雄强。
28、扩展资料楷体书法最为著名的四大家:一、唐欧阳询(欧体):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
29、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
30、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31、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32、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33、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34、二、唐颜真卿(颜体):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 ”的说法。
35、“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36、颜真卿(709~785)唐代书法家。
37、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38、唐代书法革新家,为盛唐书法树立一面旗帜。
39、颜真卿自幼学书,又得到张旭亲授,并师法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融会贯通,加以发展,形成独特风格。
40、三、唐柳公权(柳体):柳体是指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 778-865 )地书法作品字的总称。
41、 柳体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
42、“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43、四、元赵孟頫(赵体):柳体字形趋扁方,赵体笔画圆秀,间架则方正。
44、赵体撇画,捺画,以及横比较舒展,字势横展。
45、借用行书,有的字介于行楷之间,显得流美动人。
46、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
47、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
48、著有《松雪斋集》。
49、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 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 ",晚年师法李北海。
50、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楷书。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